2010金馬影展
到了十一月就是大拜拜的時候...
生命之詩:死小鬼讓人很氣,無法接受自己做錯事還裝沒事,卻要大人幫忙收尾。
鬼店:看的時候不覺得特別的可怕,可是回家要睡覺就覺得好可怕。
將軍號:沒想到是默片,非常有趣!
阿嬤打官司:看到兩個阿嬤在餐廳裡和解那一段,有種,心中浮出"這就是大人的智慧嗎?"的疑惑。
墨索里尼的秘密情人:感覺像上了一堂歷史課。
非洲皇后:瓊瑤+印地安納瓊斯!看得很開心。
綠光:我只能說我不喜歡女主角的個性... 有些片段確實讓人心有戚戚。
也許再補上噗浪心得吧。
堆積各式雜物
在超級星光大道很常聽到的評語是沒有感情,其實很不能體會所謂沒有感情的差別是什麼。
看這部電影,在聽爺爺奶奶們唱歌的時候,當他們說把Forever Young獻給他們離開的朋友,每一句歌詞都像是他們好認真的要說的話,雖然理智不懂心裡卻很感動。
一樣的歌詞讓爺爺奶奶們來唱,表現出來的氣氛差別好大。是因為他們對歌詞的理解不同於年輕人,所以才能夠表達出完全不同的意境嘛。
我想我有點懂唱成自己的歌是什麼感覺了。
Labels: movie
片頭的前情提要很不錯,打鬥畫面和特效也精采,故事讓人很不滿。
我最最不滿的部份,就是Uncle Ben的死因,我個人認為這是第一集裡面做的最好的設定(其次是敵人是好朋友的父親),這兩件事讓Spider-Man有機會成為一個"複雜"的角色。他做了他覺得是對的事情,結果呢?
然後沙人毀了這一切,真是氣死我了,於是Peter的選擇變的不那麼重要,反正Uncle Ben不管怎樣都有可能會死,反而這個選擇影響到沙人的命運。這,誰在乎忽然跑出來的路人甲怎麼樣啊。
再來不滿的是管家說,因為Harry他爸爸的傷口是他爸爸自己的武器造成的,所以不是Spider-Man的錯。Harry的臉也是他自己的炸彈炸的啊,所以也不是Peter的錯囉,這種理由實在太沒說服力了。
最後就是,Tobey Maguire演的好沒感覺,他的表情變化實在是太不明顯了 -_-。
Labels: movie
在外人看來難以理解的決定,也許只是一點小小衝動造成的。
當大家都知道會有完美結局的時候,故事裡的人和事情發展的過程就更重要了,我喜歡這部戲裡面的每個角色。因為是那樣老實的Jean,在他身上發生的種種不可思議變的可能,就算是童話般的不符合現實,還是讓人覺得很開心。
有人說,用金錢買來的陪伴很空虛,因為買來的人嚮往的是財富。可是,花錢的人享受的到底是有人陪伴,或者是能夠控制他人的權力呢。
Labels: movie
跟電影內容差很遠的中文譯名。
Match Point在片頭和片尾的呼應非常完美,球碰到網的時候,沒有人知道結果是如何。說故事的人,讓人以為球沒過網,Chris輸了,但原本是證據的戒指卻幸運的成為解除嫌疑的物品。
CSI看太多,總想著要拿子彈去做彈道測試,找出兇槍種類,或者是現場可能會遺留下什麼讓行兇者無法遁逃的重要線索。
現實如此,惡有惡報或人會活的良心不安都是自我安慰的話,這樣的收尾讓人覺得很好。
Labels: movie
如同很多人說的,這次的007很不007,我覺得比較像是恐怖份子。
看完以後覺得不太開心,內賊這種劇情雖然老套,卻也不是特別討厭,想來想去,大概是M最後那段「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」的關係吧。如果Vesper是被迫的,那她為什麼要尋死呢,跟之前建立的形象完全就不符合嘛。
然後所謂的牌技好,到底是怎麼一回事,難道是有拿到同花順的命這樣?
Labels: movie